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复兴大明 >
        第三擅自带领军队离开高阳,置几万百姓于不顾,在河间的时候又不及时救援高阳难民,并且坐看难民踩踏地雷以及被清军屠戮,并且朝着普通百姓开枪,导致数千人死于河间城外罪大恶极,是为不仁。

        第四拒绝救援高阳王乐年与临清杨嗣昌、刘泽清,戕害同僚,是为不义。

        第五明明拥有可以装备一个镇人马的火枪火炮,却藏着,一直到孙阁老、卢象升强行挽留仍旧不愿意拿出来。明明可以在长江口歼倭寇,却小气自己的火炮与火枪以及人员伤亡坐视倭寇逃走,在建奴的逼迫下才一步一步将拥有的武器拿出来,被迫暴露属于不信。

        如此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不信之徒,莫说高居庙堂,就是斩立决也是皇上开恩了!

        从二哥杨鸿程的口气当中,显然朝廷如果照此追究下去,不但杭州的家人不能幸免,就连远在夔州的大哥杨鸿年也会被连累。

        杨鸿章想象过朝廷的昏聩,重臣的刁难,但是没想到自己居然被这帮人描述成这样一个十恶不赦的人。自己很想去找孙承宗和卢象升算账,但据说孙承宗点兵跟着多尔衮去了山海关,说是追击,其实更多的是目送着人家离开而已。而卢象升至今未脱离生命危险!

        也正是因为这样自己有一百张嘴也说不清。说到底还是自己是穿越者的缘故,完无视了这个时代的一些束缚,结果就是接二连三的犯了一些禁忌。比如在私藏火枪、火器的问题上,从四百燧发枪,到八百,从六门火炮到北京城外的四五十门。这是一些迂腐的文人无法接受的!也成为了了孙承宗、卢象升等人政敌攻讦自己的把柄。

        看着一脸质朴的二哥,杨鸿章心中有点愧疚,正是自己的不小心连累了他。将来可能还要连累更多的人。

        不过杨鸿程显然对于杨鸿章这一年多来的经历更加感兴趣。所以杨鸿章又将自己的过往说了说,杨鸿程似乎暂时忘记了兄弟俩的危险处境,对于茫茫大海充满了兴趣。

        杨鸿章笑道:“二兄,念书你念不过大哥,带兵打仗你比不过我,我倒是觉得如果这次能够出去,你还是回杭州去帮父亲吧,家中有那几艘大海船足以让你在朝鲜、日本与大明之间安往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