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场问题,在出发讨伐褚燕之前,已经和卢琰说过,这段时间后者也在反思这段对话,发现刘韬说得有一定的道理。其实没什么对错,只有立场的不同。

        卢植没得选,首先他是士族,其次这位为了赚取名声,本身真的没有赚到多少油水。再加上原本也是寒门出身……让他贿赂左丰,也没有钱可以贿赂……

        钱少了,说不定还要被看不起。与其吃力不讨好,还不如硬着脖子不讨好,反正哪怕下狱,这宁死不屈的态度,能直接给士族树立典型。

        这不,皇甫嵩讨伐河北黄巾结束,给了刘宏一个台阶,也就把卢植放了出来,还官复原职,继续担任尚书。

        这个年头,挂印而去不是傻,隐居山里不是看淡一切。几个月后朝廷亲自派人,把人请出山,还升官了,最后一脸‘为难’的样子上任。

        这样的说法,在最近这段时间,刘韬时不时会说出来,卢琰觉得自己长期以来对官场的印象,似乎快要崩塌了。想要去问问卢植,又担心这个倔强的老父亲会生气。

        私下和简雍讨论,后者本身就一个寒门,也分析不出什么。而且时间一长,卢琰感觉这厮开始认可了刘韬的观点……

        “既然按照兄长所言,哪怕下狱,也能在战后官府原职,那……干脆放任便是。”卢琰也没有好主意。

        “如果我私下帮恩师支付,他估计得把我逐出师门吧?”刘韬想了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