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公里的路程在过去的时代是一段充满了艰辛的旅程,但是在列车的帮助下——虽然此时还不够快——它俨然已经成为了一种舒适的乡间体验。正因为是穿越了时空的旅者。夏尔更加能够感受到这种划时代变革的非凡意义。

        而我,正是促进甚至主导这种非凡变革的人之一,他脑中闪过这个念头。然后更加感到舒适起来。

        就在这时,夏尔同阿尔贝走下了列车,然后抬起头来,看着眼前这座气派宏大的建筑。

        这座石制的灰‘色’建筑十分绵长,带了一点巴洛克式的风格,显得十分庄重,玻璃窗因为烟雾和时间的侵蚀被似乎带上了一点灰‘色’。不过却也无损于它那‘精’工细作的走廊和穹顶。

        而就在这些穹顶之下,数不清数量的人们在其中穿行而过,踏着这个文明的舞步。奔向这座大都会的每一个角落。

        这里是位于巴黎南部第十三区的奥斯特里茨车站,直到21世纪仍旧是繁忙的铁路枢纽,也是这座城市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这个国家最初的车站,这座车站建于1840年。当时是作为当时已经部分启用的巴黎-奥尔良铁路线的起点而使用的。在1843年。铁路正式联通到了奥尔良,其时也成为法国最早正式运营的铁路线之一(另一条是从边境城市斯特拉斯堡到瑞士巴塞尔),这座车站也随时成为了法国最繁忙的地方之一。

        为了适应日益增长的运输需要,在1846年,车站进行了一次扩建,也变成了如今这幅样子。在原本历史上的第二帝国时代,在1862年至1867年,这座车站进行了重建。,长280米的金属框架站厅。成为当时帝国最为宏大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此时的夏尔当然看不到那种盛景了,不过这时的奥斯特里茨车站已经规模可观。人群熙熙攘攘地四处穿行,到处都是上下车的乘客和帮人搬运行李的伙夫,可谓热闹非凡。

        然而,在这个时代,不管男‘女’,在出‘门’在外的时候都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哪怕如今气温还算是偏高,因此夏尔不可能指望能在这里找到什么养眼的福利。更让人莫名忧郁的是,夏尔放眼望去,男‘性’的穿着基本统一为黑‘色’或者灰‘色’,头上还戴着帽子,虽然偶尔有一些衣着光鲜靓丽的‘女’‘性’作为点缀,但是看上去仍旧让人感觉无聊单调。熙熙攘攘的人群,犹如黑‘色’海洋一般四处流动,每个人都行‘色’匆匆,毫不注意旁边的人,这一幕幕毫无美感的景致,再加上喧闹的‘交’谈声,将夏尔本就没留下多少的好心情吞噬得更加点滴不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