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格里菲斯为我们创立了伟大的好莱坞基础,你们却不懂得与时俱进,一味地抱残守缺,稍有新鲜的东西冒出来就拼死打压!好莱坞,究竟怎么了!?”

        “电影已经快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了。半个世纪,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好的东西我们应该继承,但老旧的东西,应该舍弃了!有声电影诞生的时候,你们一个个跳出来,仿佛被撅了祖坟一般恼羞成怒,可结果呢?结果你们看到了,声音的加入不但没有破坏电影的伟大,反而成就了电影!”

        “棍棒喜剧,我们已经不需要了,卓别林先生的无声电影以及那种表演方式,固然伟大,但已经脱离了时代,也该到了说再见的时候了。而如今好莱坞各位奉行的种种拍片理念,实在是让人不得不说!约翰.福特先生的西部片,人物造型太过呆板,好人一个面孔,坏人一个面孔;希区柯克先生的电影,悬疑能力无人能及,但却陷入了固步自封的可怕形式之中,一味地追求嫌疑,忘记了电影艺术手段的创新,更重要的是为了追求怎么讲一个好故事把电影最大的感染力放弃了;金.维多先生的电影,一直是那么的彬彬有礼,犹如一个永远穿着西装的身世,大太阳底下暴晒的时候,你还穿着一身西装,人家会骂你是傻逼!弗兰克.卡普拉,他的电影,客观,坚持理想,艺术感染力强,但电影全新的构建手段却是一个都没有!如同一个老妇人喃喃自语,缺乏吸引力……”

        “到了跟过去说再见的时候了!好莱坞不求创新,一味如此守旧,一味地打压崭新的电影,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给自己掘墓!”

        “什么是现代电影!?一句话,那就是以蒙太奇理论和长镜头理论为根基,以雕刻时间为最伟大的理想。以感染观众为最大目的,采取一切与时俱进的新形式。去完成电影的本质职能!这,才是真正的电影!”

        ……

        维克托的文章,一环扣一环,纵横捭阖,从电影的发展史出发,将电影史上的重大理论一一抛出,同时又特别注意案例的使用,不管是正面还是反面例子。都用得恰到好处,尤其是对好莱坞的经典模式的批判,对好莱坞代表导演的批判,准确而凶狠!

        这篇文章在《好莱坞评论》上刊登之后,顿时在好莱坞引起一场飓风!

        整个好莱坞,所有电影人立刻被卷入到了这个巨大批判之中,与此同时。《洛杉矶时报》《华盛顿邮报》等等,众多的大媒体将这篇文章全文刊发,甚至很多国外媒体也相继将这篇文章发回本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