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经济大清 >
        胤祚正是借鉴了历史上别的国家的经验,进而颁布的政令。

        解决完火器厂的事情之后,胤祚又前往了齐齐哈尔最东面的煤矿区,这一片煤矿位于小兴安岭向三江平原的过渡地带,基本已经是齐齐哈尔副都统辖区的最东端了,在往东走就是宁古塔副都统辖区,隶属吉林将军的管辖了。

        煤矿上矿工约有两万名,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胶东难民,当初齐齐哈尔缺少燃料、田地短缺,又有五万难民无处安置。所以胤祚就派他们来开采这一片煤矿,每月开一两银子的工钱。

        矿工们的家人,就在矿山的脚下搭建起了房屋,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一年,竟然形成了一个不小的镇子,名为鹤立镇。

        齐齐哈尔的财务好转之后,在这个镇上设立了官府,设立了医馆、农田、粮仓、酒楼等一大批公共设施,俨然是后世的工业小镇的样子。

        鹤立镇的煤矿,不仅供应了齐齐哈尔,还为吉林和黑龙江输送去了燃料,和金矿并列为齐齐哈尔的两大重要财源。

        从矿山上的山皮往下看,就可以看到一跳漆黑的道路直达小镇中,道路上还有十几辆牛车,拉着满到冒尖的煤块,缓缓的前进途中,不时会撒下一些煤渣。

        在镇子旁,有一大片坟包一样的凸起,坟包的中间还插着烟囱,散发着灰黑色的烟气,那是在进行炼焦,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将优质的煤炭加热,在经过一系列的步骤得到焦炭。

        焦炭是炼铁时的重要原料,炼焦过程中产出的副产品焦炭煤气,还可以用作燃料,只不过在大清,缺乏有效的收集措施,都随着烟囱排出去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