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升看来,足协最大的锅在于他们没有一个长远的计划,即没有在国内的建立起一套适合于足球的体能训练规划,也没有重视打造一个优秀的体能教练群体,足协最擅长的手段无非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因为没有完整的关于足球的体能训练规划,导致各只俱乐部大部分的体能教练就是球队的助理教练兼任,大部分体能训练都是由助理教练来带领着做的。

        因为大部分国内负责抓体能的助理教练,都是从球员转职而来的;还有一些助理教练虽然是教练员科班出身,但却不是专攻体能训练的,对于体能训练也就只能停留在跑圈这个认识上;还有一些好一点的体能教练,则是田径专业出身,拿足球运动员当中长跑选手练――这在早年12分钟跑时代绝对是普遍情况。

        至于训练方法,国外的俱乐部里一样有跑圈,有折返跑,但强化球员的体能并不是靠这样的方式来“上量”,而是通过更多种的方式来增加球员们在有球状态下的对抗能力,而且绝对不会依靠“上量”来强化体能,而是通过各种数据的监测来帮助球员达到最好的体能状态。

        所以足协让各俱乐部自行抓体能的思路,虽然是符合欧洲足球经验的,但是各个俱乐部不太正规的体能训练,反而让中国足球在这个科学的方向走偏了。

        这样的结果不言而喻,比如亚足联在2011年亚洲杯后发布《2011亚洲杯技术报告》中,就狠狠的给了中国足球一巴掌。在参赛的16支球队中,中国队的体能水平竟然排在倒数第一,甚至比印度队这样的世界排名最末尾的球队还要少6000米,这基本意味着中国队在和大部分球队比赛时,都相当于少一个人在场上。

        好在国内球员体能不足的缺点,这几年有了很大的改善,特别是在恒大进入国内足坛后,他们优秀的教练团队让中超的各只俱乐部耳目一新,专业的体能团队,科学的体能训练,让恒大有了一个“下半场惹不起”的称号,体能的优势显露无遗。

        在这之后的几年,国内的俱乐部包括像辽宁宏运这样既缺钱又抱残守缺的球队都开始专业的体能训练了,大量的优秀的专业体能教练的到来,让中国球员的体能水平有了非常大的提升。

        而作为穿越者的张升当然不会忽视这个问题,早在球队还在中乙的时候,张升就通过兰尼克的关系从德国请来了专业的体能教练,到了中超后张升更是花重金请来了以体能训练闻名于世界足球圈的马加特的体能训练小组,马加特的名言就是:“我是一个非常友善的人,我也是目前德国足坛最成功的主教练,说我是魔鬼式训练?你们看我的训练中死过人么?!”

        以不死人为标准的体能训练到了中国还确实很有用的,龙腾队的球员就有很大的感受,因为球员的年龄普遍偏小,体能不足一直是球队的一个顽疾,但是在洛伊塔德和策特尔迈斯尔来了之后,球队的体能水平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飞快的提高了。

        他们的优异表现让张升对体能的认识更加的看重,并且球队已经从单纯的体能训练延伸到了运动营养学的应用方面,比如李军教练介绍过来的那个运用营养学的海归就被张升非常的重视,在张升的协助下,这名年轻有冲劲的海归博士在俱乐部和足校里进行了广泛而且长时间段的调查,最后特意给各个年龄段的球员们分别都制定了特殊的营养餐,在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后,张升对这名叫陈坚的年轻人更加的重视,他也成了中超唯一一名专门服务于俱乐部的营养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