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大画家 >
        两人作品上的元素就这么活生生的,人就是人。有着清淅的五官神态、动作和场景。

        从这一点上,不得不说现代艺术脱离大众有点儿太久了,大家注重自身的感受,印象主义还好点儿,到了后来乱七八糟的主义,别说普通人就是很多鉴赏家,如果创作的人不说他们也未必能知道作品画的什么玩意儿。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有一对年青的美国情侣看完了画展之后。接受的电视台的采访说了一句立刻流传开来的话:以前的艺术家我看不明白,但是这两位艺术家的作品我看明白了。不光是两位小情侣,在网上有看过画展的网友评价:看完了波比勒和方逸的作品,敢情以前所谓的现代艺术大师和所谓的杰作都是瞎胡草的,这些人和一些评论家就是蒙我们的吧?

        只所以给大众这样的感觉,那是以前看完了作品展,都忙着点头表现出一种自身有点儿艺术修养了。其实要是真的问,画的是什么?诚实的人一准儿回答,不知道!作品表现什么思想?不知道!现在总算是有两个别人说的大师,自己也看就算是说不出好在哪里了。也能明白画的好了,当然会引起这样的疑问。

        很快的美国的《艺术家》杂志和法国的《艺术杂志》同时全文刊登了让?克莱尔的文章《方逸——不可思议的跨越》。

        在文章中让?克莱尔首先评价了方逸最新的三幅作品,然后给出《国殇》才是三幅作品之中最为出色的。

        在文中写道:坑里一大一小的两根指骨,仅仅只有触手可及的距离,但是却是遥不可及的鸿沟,这样的距离不是空间上的,而是人性与兽性的距离。这样的姿态曾经出现在米开朗基罗的《创世纪》作品之中,不过那表现的是希望,而在方逸的作品中是死亡。

        整幅作品一半光明一半暗黑,深坑之中累累白骨与之相伴的是化不开的幽怨与惨然,这种力量让我不敢长时间的直视这部分局部,因为它会侵蚀我的心灵,让我跟着它一起忧伤。我能怎么办呢?连画布之上浓烈的阳光都不忍照射到坑里,不忍直视这种非人类的暴行,何况是我这样的一个凡夫俗子。每看一眼,我都会抬起头来望着上部那明媚而温暖的阳光,用这阳光来洗涤我手中的衰伤。

        在作品的上部分就明亮多了,温暖的阳光,蔚蓝的天空,只有那一尊尊如同古希腊雕塑一般矗立的五个人物,看不清他们的面目,但是可以感觉到他们身上所压抑着的愤怒。

        这是方逸迄今为止最好的作品,也可以说是一副杰出的作品,它必将名垂画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