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要以为为师是在说笑,你的卷子·,为师看了多次,不论从哪一方面看,都挑不出任何毛病,可谓是滴水不漏,近乎圆满!”

        李考官半眯着眼睛,神色间满是敬佩之色,“主考大人觉得你的文章少了些深度,但在我看来,这却是最容易中进士的文章。”

        “因为这种文章,在日后的会试中,不论是朝廷哪位阁老做主考,都不会落选,毕竟有深度的文章每次科举都能出几篇,但严谨挑不出任何毛病的文章,却太少了!”

        “那徐渭确实有才,或许读的书不如你广,但对于经义的钻研还在你之上,对于经义的解读比你确实有深度!”

        “这对于他来说是好事,但也是坏事!”

        “他的文章我看过,写的确实极好,但其中的个人见解太多了,这其实并不合科举规则,若是换个思维古板的主考,很可能会将其打入落卷中!”

        程昊点了点头,难怪真实的历史中,徐渭一身才华却屡试不中,直至人到中年才中举,原来还有这方面的原因。

        “这次徐渭的运气不错,碰到了个鼓励考生有思想的主考官,但下一次会试呢,若是换个年龄大思维较古板的主考,他这位解元,恐怕会落第!”

        “而唯有你林诺,切题准确,答题严谨,虽然缺了一些深度,但却在广度上超越了大部分的读书人,只要来年春闱正常发挥,成为进士,可以说是板上钉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