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王的气势向来偏柔和些,但坐在书房下首的薛猛将军和江长史两人一起盯着他,上方殿下的柔和气势就不是柔和,而是上位者的平易近人,这样一来,平淡的态度就让人心里发慌了。

        薛瑜瞟了眼已经自己吓自己到脸色发白的情报线副手,心中叹息,还是历练太少。她挥挥手,“做得不错,下去吧,继续盯着风声。”

        副手如蒙大赦,施礼倒退几步,退出书房。

        薛猛将边关接到的半正式性质传信双手放在薛瑜桌上,看着上面刻板的字,没忍住哈哈大笑起来:“气死他们最好!真他娘的解气!”

        薛瑜翘起唇角,略看了看,就随手把这金帐汗国边境上,领了将军职守关的另一位将领传来的警告信,夹在了最近在重看的《论语》中。

        警告信中没写什么重要内容,只是一板一眼地表示“请襄王殿下以国家大局为重,不要收留草原逃奴”之类的话,对面没有证据,更不占理,薛瑜回都懒得回复。

        奴隶南下归入东荆的消息是瞒不住的,只是时间问题,能被北方战线和南方动向引去注意力这么久,现在才暴跳,陈关和方锦湖一南一北拖延时间也算起了效果。

        也不枉她专门送了游击战十六字方针给方锦湖,又同时放权给南北两边。

        各部跑走的一百多人,大概是没有引起注意的,重点还在被交换来的千人这里,恐怕当初拿奴隶与陈白交换的部落,也没想到他会把人拱手相让。不过,放出去的风声是陈白没捞到什么好处,陈白对草原的说法,自然就是另一回事了。

        石勒都烈比边境另一个守将聪明,压根没有为此传信来,心里清楚得很,一千多人的来路去处全都清白,警告信不可能有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