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虽不曾去过西南,但和韩北甫一直保有通信,或许是什么雏鸟情节作祟,或是她从一开始给韩北甫定下的主次姿态太过深入,整个益州的前后问题解决,背后都有她的思考抉择,就好像是在她的手下发展起来的另一个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不尽相同的东荆。
如串珠般钉在京城、梁州和益州三处的清颜阁,以不同的发展特色,源源不断地为三个地方引来商机,将士族的金钱转入为全国供血的状态。
糖比不上盐的重要,但对上层奢侈享受来说,糖同样是暴利产品。薛瑜手握技术,几大工坊虽附属于将作监,但收益出产完全直接与度支部对接,形成供血。虽然短期看畸形了些,但也给了普通人生存之计。
白叠子花和纺织的出现,不需要薛瑜插手太多,种植铺开后数量上来,棉衣棉被迟早能用上。织布属于益州,而制糖上,清颜阁工坊技术入股,一方有技术,一方有原料,截走一半收益供应全国,剩下的也足够益州发展。
一个地区的发展需要稳定,以前是靠驻守在益州与群山交界的西南军武力达成,现在用布料、果树、饴糖等等的利益达成。让山民和益州郡本地的百姓看到变化希望,让主官也看到哪部分是能拿到的,哪些是不能动的,利益在前,希望在前。
薛瑜放下信件,扯开墙上的束绳,挂在墙上的一卷偌大的舆图没了遮挡,露出全貌。
舆图是新画的,东荆郡四周,连带着荆南一起被纳入其中,山脉河流、耕田树林、桥梁水车乃至通路庄园,皆在上面展现出来,贴着的小字纸条还有粗略的人口统计。若东荆部分士绅看到这张图,第一眼绝不会觉得震撼,而是头皮发麻,背后发凉。
原因无他,属于士族田地的部分,这里的丈量甚至比他们自己家中的记录还要清晰明了些。
无论到什么时候,逃税都是暴利。隐户隐田早已是士族庄园里的常态,抢他们的生意,砸掉他们的领头,都比不上厘清田地会引起的伤筋动骨、触及根本。
到东荆的第一次敲打吐出赋税,钱粮参考的是历年税款,紧跟其后的就是给人发财的机会。一张一弛,有理有据,没有引起士族的恐慌。下一次的税收改革,就没这么轻松让他们躲过去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