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白带着感叹出去,与仆从说起神奇的能产生水的管子。仆从有些讶然,和陈白走进客店安顿下后,才道,“也就是郎君是殿下让人带来的,奴才与您说起。这背后有固定位置放恭桶,收集起来肥料,会运到集市外不远的堆肥场,供给试验田用。那水并非是陶管所生,而是净手处后方的水塔灌下。”
站在客店的房间内,打开窗能看到不远处的净手处,净手处后方样式古怪的小楼,在街上时只能看到一个锥状尖顶,仆从介绍,那就是提了水上去后,能让预设管道内出水的水塔。
陈白:“这样的水塔多设几个,岂不是不必人四处提水?”
仆从摇摇头,“只是这里位置好,恰好打出了一口井,不必从旁处运水来。水塔建得高,隔一天还要运水上去,才有净手处和整个商街上的水用,洗手洗菜之类的不必提水,能方便些罢了。户户都有水缸存着水,和过往没什么不同。若是等不及水管运来,或是想用热水,还是要自己去打井水的。”
陈白回忆了一下刚刚看到的缓慢出水速度和细小水流,不得不承认,仆从说的是对的。水塔和自流水管十分新奇,用处却并不大,只是这条处处新奇的商街上的又一处特殊之处罢了。
若让薛瑜听到他的思考,一定会点头赞同。
自来水和地下排水等等管道的铺设,在京中时不是不想做,但这种设计明显是用来奢侈享受的,没有电力发动的增压泵,也没有足够的净化手段,管道送水过来,还是得烧水和静置澄清,就小范围使用图个新奇,可以锦上添花,让人惊奇,却不能雪中送炭。干旱调水,还得靠堤坝沟渠。
领着陈白来的仆从,在旁边介绍着一个多月前这里还是大片空地,从无到有的特殊集市,给了陈白极大的震撼。他认真完成起薛瑜的要求,四处观察求教起青贮的内容。有了薛瑜在背后的许可,他的求学之路,还算顺利。
初伏刚过,来自京城的信件,就为小型商队再次前往草原吹响了号角。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