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不是所有人都有足够的粮食换到冬季的厚衣裳,但提前发下去的加絮衣裳在初冬也够身体虚弱的人暖和一分。每日炉火不歇的各大分支工坊里,温暖如春,出了工坊没走几步就是居住区,冷也冷不到哪里去。由于工坊内常烧着的火炉,从工坊外走进,越靠近中心的工坊屋舍,就越感觉没那么冷了。

        “……我时常在想,是什么让我一直热爱鸣水这片土地。”

        江乐山沉默了一会,开口时抛弃了他写好的发言,抛弃了华丽的辞藻,有些哽咽的声音宣泄着情绪,“是生机,是向上,是永不认输的向前争取的力量。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学习,有的人一生中可能只会有一次机会改变命运,我抓住了这个机会,我希望你们也能抓住,去努力学习原本只有世家才能学到的知识,懂得更多,获得更好的工作。

        乃至有朝一日,你们走出鸣水,不再羞耻于出身,而是坦荡地告诉所有人,失去了家园的流浪者,也能够被人仰望。或许如今你们觉得来到鸣水是你们的幸运,但到许多年后,有你们的鸣水、被你们建设得更好的鸣水,将以你们的到来为荣。”

        薛瑜在旁边听着江县令对鸣水县的表白,听着听着感觉不对。在别人感动得稀里哗啦,小声喊着“是殿下与县令一起带着我们变得更好”的时候,她回忆起之前随手写下的鸣水学堂的期望。

        好像,也许,大概,是“今天你以鸣水为荣,明天鸣水以你为荣”?

        宣传和内政这一套,江乐山算是玩明白了。

        气氛被烘托到了顶点,在宣布第一节课开始后,等在外面的人鱼贯而入,挤在下面黑压压一片。学堂内,姜匠有些紧张地站在木板搭起的简易讲台上,连着说错了两次话才找回自己的声音。

        “我们的第一堂课,是数术计算,本堂课后每人检查九九歌背诵,到明天上课前还有人不能背出,则自行考虑退出还是继续上课……”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