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是懂了,但有些也说不太通,臣正为这个发愁呢。”姜匠一副愁眉苦脸的表情,“不过这对殿下来说,肯定是小事一桩。”
薛瑜看着他,“都让我操心了,要你们何用?”姜匠嘿嘿直笑,等着下文。薛瑜翻出抄录后修改过许多的天工坊入门帛书内容丢给他,“去自己做做整理,三天内我要看到你开始带人入门。”
姜匠看了两眼,如获至宝。他在将作监学了不少东西,却很少有茅塞顿开之感,就好比一棵树,他的根扎在打造铁器和木匠这里,听玉匠金匠等等内容虽然也能理解,但到底不是擅长的方向。而这本书却将不同的技艺分成了几种,脉络清晰地讲述了不同技艺的使用和学习基础,其中,着重强调了数术的重要性。
虽然这本书在部分他熟悉的方向上有所疏漏,但他隐隐有种感觉,这里讲述的一切都是根,在根上发展起来的技艺,则是他熟悉的各种匠人技艺。
玻璃片还需要经过打磨和筛选,才能进入磨镜的阶段,薛瑜确定自己绞尽脑汁想起来的浮法玻璃能够使用,看了看积攒下来的玻璃片数量,应该够做一段时间的狙击镜实验了,便吩咐接下来拆了铁箱里的小框,开始尝试整片玻璃的制造。
最后检查了一下正门前的麦苗长势,确定没有在刚入冬气候不算太冷的时候被冻坏,薛瑜清楚麦苗能否存活大概要等之后化雪再看,这时候也急不得。
一行人连带一个千里送人头的陈真人回了行宫,医正借走了登记的册子,开始漫长的整理病症过程。被收拾了一通的陈真人跪在别苑里蔫蔫的,只差哭出来了。
外出打探县城“游医”行踪的侍卫也回来了,抓住了源头,再往回推追踪蛛丝马迹就容易得多。消息经过对照,这个从东边游方而来行事可疑的陈真人,在来鸣水县城和工坊之前,竟是在简家庄子的道观里住过一夜。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笔趣阁;http://www.biquguaxs.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