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写着:“明夜亥时,带三百银元来城北芦苇荡,赎走杨大郎。”
杨家大郎虽然不学无术,但交的都是些酒肉朋友,没什么大仇人。如果一定要说和谁有仇,那就只有孔玉英娘家了。
毕竟杨家人可是明知真相,也要逼死孔家女的;而且孔家就住在城北芦苇荡旁,当时说的补偿也恰好是三百银元。
除了孔家人,还有谁会写这样一个纸条?
因此,杨家人理所当然的认为是孔家害怕女儿死后死无对证,人和钱都没了,鸡飞蛋打一场空……才出此下策。
但杨家人毕竟也是大户人家,有傲气也有傲骨,十分恼火孔家的不信任和贪得无厌。
不过经过彻夜探讨之后,他们倒是暂时没有再急切地逼迫孔玉英去死了,因为他们不敢报官,但又想要儿子平安归来,便想着用她的命去要挟孔家人。
次日下午,孔玉英的好友——魏淑芬打了头阵,去杨家上门拜访。
虽然她平时总是偷偷给孔玉英带书看,但面上伪装得很到位,长得也很有“贤妻”的模样,所以杨家人不仅没怀疑,还痛快的放她进去了,言语间甚至暗示她多做做孔玉英的思想工作,让孔玉英心甘情愿的“牺牲个人,顾全大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