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差异”就一个流量密码,从节目里讨论到节目外。
五千年的历史,传承下来的知识储量不是几个人可以完全掌握的。
每一个人学得越多,到后来就会发现自己仿佛是一根针,不过在慢慢穿到知识海绵中去罢了,而那些个天才大多也不过是微微刺破了海绵皮。
越是知道的多,越是会感觉到自己有多无知。当一个人自以为自己知道的足够多,不过说明人眼界到了局限地而已。
节目中的贺君就是这么觉得。
他在新一天出门,左手拿一瓶水,右手拿一个仪器,去下田测试稻叶含氮量。
“我不太清楚怎么种田,以前对肥料的认知就是书本上那些。”贺君和镜头外的观众讲解,“粪便之类发酵过后,农民挑担子拉去施肥。”
到现在这样的天然肥料依旧很吃香。
“现在科技化的施肥,就是我手里这种稻叶测氮仪。在叶子上夹一下。”贺君拿一个灰色手掌长的夹板器具在叶子上夹下,“登记上面的数值,当场就知道差不差肥料,要施肥多少。”
检测出来,后续能精准施肥,减少肥料使用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