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干度和湿度之类环境问题,南北方还有更多的差异性。

        “水稻种起来在北方和南方完全不一样。很多只种一季,单季产量比南方会高一些。我们这边昼夜温差大,北方水稻品质会比南方好一点。”

        远离大海靠近内陆的地区昼夜温差大到有“围着火炉吃西瓜”这种话。这种温差会让粮食水果作物储存大量糖分。

        研究人员这么说着:“高产的水稻想要高质有困难,高质的水稻想要高产也有困难。两者兼容的,难。我们省水稻也就是千禧年后产量高起来,这两年才做到全国数一数二。”

        细究起来,南北的土质不一样,会碰到的虫害病菌不一样,需要的农药和肥料都不同。这么多差异折腾下来,最终产量如何真就要因地制宜。

        再好的粮食也要看种植的各种环境。

        各地为了能够高产高品质,在基因探究和杂交道路上越走越远,种植的水稻差异度也越来越大。

        “你知道积温带么?温度高于10摄氏度,平均气温总和起来,就是划分积温带的依据。不同温度下水稻品种种植就有差异。”

        说起这个,话题可唠的多了去。

        这位研究员平日没什么机会讲这点基础的东西。周围人对水稻的了解度根本不会比他少。现在有拍综艺的人过来,顿时给了他发挥空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