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饥渴的记忆压在夏天明的内心深处,几乎影响了他一生的每个决定。”
月曜划了重点,继续讲述自己的体验总结。
“幼年到少年时期,是人类在懵懂无知中探索与世界关系的重要阶段,夏天明在这个时期感受到的,是溃乏,而来自家庭的期许与外界的否定,更加重了他对这种溃乏感的恐惧,他的内心永远有一个空洞,一个由溃乏的记忆造成的空洞,因此,他的一生,都在努力填充这个空洞,以摆脱令他恐惧的溃乏感。即使当他成功后,拥有了财富地位,这种溃乏感的阴影仍在。”
“也就是说,他这一生,都没有建立真正的自我信任?”灵曜插嘴道。
“对!”月曜指指灵曜,以示赞同他的分析。
“我在体验他的这次失败的经历中,感受到的恐惧感,与他儿时感受到的几乎一样,就是那种溃乏的空洞无依感。”
“四十六年的人生经历,都没有改变他?”灵曜问。
“人类的儿时是人格的重要形成期之一,那时候建立的原始逻辑会影响一生,若非在后来的二次成形期有强烈的力量影响,很难改变。”小星有人类的普通研究数据。
“对!”月曜点点头,“夏天明的一生中,没有出现能扭转他原始逻辑的力量,这个思维模式贯穿他的每一个行动。”
“也就是说,虽然夏天明的一生,好象经历了很多,做了很多,但其实都只是在做一件事,就是不停地去争取去拥有,以填充心底的溃乏感?”谛听难得地严肃认真一回。
“没错!他的一生,都拼命地去争取,去拥有,以摆脱这种溃乏感。”月曜肯定了谛听的分析。
“年少时,他拼命读书,成为村一唯一一名大学生,走出了贫穷的山村。到了大学,别人玩,他的时间全用在学习和勤工俭学,拿奖学金,打几份工,攒下每一分钱创业。最初没有经验创业失败,他最惨时,三天才吃了一顿饭,然而,他不敢倒下,不能放弃,因为他是全家的希望,也是自己的希望。他一次次逼自己振作,去奋斗,去重新开始,才终于慢慢有了奇光科技,慢慢一点点做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