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远之在王高贤心里的分量是有变化的。
刚出生的时候:家族>>王高贤=王远之
第二阶段:家族>王远之>王高贤
第三阶段:家族(约)=王远之>>王高贤
最后阶段:王远之>家族>>王高贤
我是想在最后的日记体番外里写出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可能是笔力不够吧,大多数人都没看出来……
至于弟弟,这个比较复杂不好衡量:仅仅从感情上来讲,在王高贤心里,王熙之连王远之的一根头发丝都比不上;但同时,对于王高贤来说,王熙之在某种意义上是代表着家族本身的,这就让他变得无比重要。
要不然怎么说这就是主角有主角光环呢,明明感情上不受看重,但在各方因素综合考虑后,王熙之自幼荣宠一生顺遂;而王远之明明被放在心尖上,却因种种原因而受尽苦难。
王远之的悲剧是由种种巧合结合起来共同造成的,不仅是时局、王高贤的性格和观念,还有她自己的自毁倾向、以及宁死不妥协、坚决不肯和世界和解的尖锐而刚烈的性格也有关系。
所以,在写的时候,王高贤被盖章成渣爹,但其实我并不算特别讨厌他,因为他是真惨啊,不同于这只是王远之的一段人生一段经历,王高贤的一生才是个大写的悲剧。这是由整个社会大环境、他受到的教育养成的观念、以及他本身的性格缺陷造成的。
很多人觉得难以接受的,王高贤之所以在后期内心里仍然会选择为了家族委屈王远之,我觉得一是习惯使然,第二个原因则是——如果不杀了王远之王家就会崩毁,王高贤可能为了留下王远之的性命而万分痛苦地看着王家毁掉;但如果仅仅是要委屈王远之就能保下王家,王高贤却会选择委屈王远之,他会理所当然地觉得,只是受点委屈,不算什么。
王高贤是有人格缺陷的,但要说多坏好像也不至于,毕竟哪怕是现代呢,一些家里有两个孩子的父母,如果其中一个孩子对另一个孩子谋杀未遂,又有几个父母会选择大义灭亲呢?也许只是打一顿骂一顿就原谅孩子了,不然难道要让一个孩子给另一个孩子偿命吗?
这不叫偏心,这是人之常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