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山则是馍花的放大版,在底下还有个用面做成的底座,这是用来上供的,地锅的一层篦子也就只能蒸一个,你能想象到有多大了吧。
……
随着年关越来越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往家赶,每天都能在村里面看到几张许久不见的熟面孔,村里越发显得热闹起来,平时空无一人的路上,现在到处都能见到三两个闲聊的人。
于飞拎着一个大锅盖走在前面,果果拿着一个超大的竹篦子跟在后面,那篦子差不多跟她的身高一样高了,一走三摇的,帽子上的兔耳朵也随之晃动。
原本于飞打算一手拎锅盖,一手拿篦子呢,这小丫头不让,非得自己要拿着。
家里的地锅平时蒸馒头只要一层,因为过年的缘故,蒸的馒头比较多,所以就需要大篦子和大的锅盖,这样一锅可以蒸两层。
这种大锅盖是用高粱杆,芦苇和麻绳编织而成,高高宽宽的身子使得它能盖下更多的面积,平时干干的就是好几斤重,在经过水蒸气的浸透,每起一次锅都会加重一些。
这种锅盖在于飞的老家也称为锅拍。
虽说现在有专门的馍笼,还是不锈钢的,用起来很轻便,但没有这种原始方法蒸出来的馒头好吃,所以于飞家里在使用了一次馍笼之后就放弃了。
走一路,打了一路的招呼,碰到关系不错的,还会停下里唠几句,在于飞第n次停下来之后,果果终于爆发了,踢了他一脚:“你走不走了?奶奶和姑姑还在家等着蒸馍头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