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很多人都有不同意见,他们认为跟别的展品相比,平安庄的东西不当吃不当喝。那里头的苇席还有些用处,另外的东西能做啥用呢?给他们一个单独的展台已经挤占了别的土特产位置,还要摆到最显眼的位置,会让人觉得L哗众取宠。
夏菊花没有说话,别人让她把东西摆在哪儿,她就摆在哪儿。刚才她已经悄悄看过隔壁省的展台,的确都是些吃的、喝的东西,平安庄特意编来装饰用的编织品跟那些相比,看上去的确有些另类。
只能说时代的不同,造成了现在的人更看重于实用性而忽视了精神层面的需求——在大部分人还在为填饱肚子挣扎的时候,注意到优化、美化的又有几个人呢?
不过夏菊花心里对他们的意见是不赞同的,不止有上辈子听说的、小小草帽卖出国门的新闻打底儿,更有上次博览会后,小篮子和公鸡订单大增带来的底气。
她相信,只要平安庄的编织品能摆进博览会,总会有人看到。在一众吃喝当道的展品面前,颜色鲜艳、造型可爱的编织品,必然会有它的买家——同行的人都忘了,来参加博览会的大部分是友好国家的人,他们会愿意把带有华国特色的编织品,带回去当成纪念品的。
顾副主任在倾听大家不同意见的同时,也在观察着夏菊花的反应,发现夏菊花就跟没听到别人贬低平安庄的编织品一样,心里点了点头,没有改变自己的决定:“郑科长,你跟夏同志搭搭手,把平安庄的展台摆到前头来。”
正说得起劲的几个人,看向夏菊花和郑科长的眼神变了,默默退到一边,一个帮忙的人都没有。等两人终于把展台搬到顾副主任指定的位置,郑科长带着些气说:“夏大队长,你明天一定好好介绍这些编织品。”
他不能不生气,平安庄的编织品,是承平地区供销社力推的参展品,夏菊花也是他带着来参加博览会的。那些人一开始瞧不起夏菊花,他只觉得他们眼皮子浅,没当一回事儿。
可人家夏菊花给他们帮忙的时候,他们就一口一个夏大姐叫得亲热,啥累活都让夏菊花帮着做。等夏菊花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又站在一边看起热闹来,还不是怕平安庄的编织品订单多,把他们地区的展品比下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