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尽早向地区供销社报喜,郑主任又有点儿怕自己风头被别人抢了,二意三思的下不了决心。夏菊花可没时间跟他磨蹭:“郑主任,这样品你也看完了,你就说你觉得我们这些产品咋样吧。”
见夏菊花没有了往日的随和,郑主任也知道自己刚才表现有点差劲,往回找补说:“当然挺好,我刚才不是说了嘛,如果拿到地区去,就没别人啥事了。”
夏菊花点了点头:“那郑玉任你给这些东西定个价吧,如果希望我们平安庄的编织品参加博览会,我们就得每样一百件成品编出来,你看是不是把定金先付了。”
于是便进入了定价环节,除了笔筒和字席以往有价格之外,夏菊花和郑主任真是一样一样掰扯——后编的几样太费工夫,加之平安庄工分值的提高,编织品价格不上去,回去没法给妇女们记工分。
最终讲好的价格是鸡家族每组八块钱,十二属相每组十五块钱,而夏菊花编的挂饰每挂六块钱。郑主任很为难的跟夏菊花商量:“夏大队长,要不每样你们只编五十个吧,这个价格实在太高了,就算拿到博览会上去,恐怕也……”
夏菊花想想同意了:这时候大家都还在为解决温饱奋斗呢,刚才谈价格的编织品,最终的销路肯定是面向友好国家。这个时候的友好国家才几个,卖不出去砸到自己手里还不如少编点儿。
“行,那这几样我们就都编五十个,字席和笔筒还按一百个编吧。”
郑主任见夏菊花如此理解自己,心里有些不好意思,咬着牙让会计马上给平安庄付了一半的定金,张罗着让人把东西放进库房。
夏菊花对他摇头说:“郑主任,这东西还是拉回我们平安庄吧,要不出点啥事咱们说不清楚。”
郑主任想想点头同意,眼睁睁看着夏菊花和刘志双把东西重新装上拖拉机,不停的让他们小心点儿,别把东西给压坏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