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队的男劳力分了两拨,一拨一百多人,一天二十四个小时都不熄火。”夏菊花告诉两位领导:“我们说加班,那是实实在在的加班,人歇灶不歇。”
张主任不由问:“另外四个生产队也是这样吗?”
夏菊花摇头说:“所以我才想着直接办个粉条厂。那四个生产队还是把红薯分散到各家漏粉。一来虽然规定了粗细长短,再晾晒的时间长短不好统一。二来各家人手有限,人又不是机器,总得歇歇,漏粉的进度就赶不上平安庄。”
两位领导点头,不过齐主任有别的疑问:“如果要大队办粉条厂,平安庄这个漏粉房咋办?”这么大的地方,刚建成两三年,还是砖瓦结构的,白放着太可惜。
夏菊花心里自有打算:“秋生和五爷商量过了,想把编席组挪过来。两位领导不知道,现在编席组订单不少,不得不要别的生产队又招了二十个人来,地方正有点儿不够用呢。”
当初建漏粉房,为了方便,房子都没咋间隔,也就烘干房那屋砌了火墙。那不算是啥障碍,按夏菊花他们的设想,真把编席组搬过来,还要把绞浆房、漏粉房里也同样砌上火墙呢,省得冬天编席冻手。
听他们已经有了打算,两位领导又问了一些问题,夏菊花也一一解答了。不过她也有些问题想看领导能不能帮助解决:“还是红薯储存的问题。我们大队要是办了粉条厂,肯定要大量收红薯,咋放真成个问题。我听说有的地方有冷库,不知道……”
“别想了,”齐主任不客气的打破夏菊花的美梦:“整个承平地区才有一个小冷库,不是给咱们使的。”为啥不是给他们使的,他不明说夏菊花也不再问,有些低落的说:“等过几年我们有钱了,非得自己修个冷库不可,到时候社员就能天天漏粉儿了。”
两位领导都认为夏菊花在白日做梦,不过谁也没出言打破她的梦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