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爷的眼睛都没离开牛车上的麦麸:“我这不是怕白欢喜一场嘛。”说着把长着老年斑的手,往麦麸里插,发现插不进去,掉了好几颗牙的嘴笑的直露风:“好,好。”
陈秋生跟着是去付钱的,这一牛车一千斤麦麸花了三十块钱,陈秋生不是不心疼。看到五爷跟夏菊花一样高兴,忍不住问了一句:“五爷也知道买麦麸的事儿呀?”
五爷疑惑的看了夏菊花一眼:“秋生不知道?”
夏菊花无声的摇了摇头,五爷明白了,说出来的话也变了:“嗯,是我给大壮家的出的主意,队里的几头牛不能老吃粮食,掺点麦麸能省点粮。猪也能吃,这一冬天应该够用了。”
冬天都过去一小半了我的五爷。陈秋生听出老头儿敷衍他,也没追问——他就是个会计,还是生产队的会计,不听生产队长的话听谁的。只要他的帐记明白了,将来谁说不应该买麦麸,也跟他没关系。
不过他还是提出了一个夏菊花没想到的问题:“队长,年初养猪的时候,你婆婆说他们家人口多剩饭多,非得要一头猪的指标。现在有麦麸了,给不给她送去点儿?”
咋还绕不过那个老太太了呢?夏菊花无奈的看了五爷一眼——把买来的麦麸说成用来养猪牛,是她跟五爷商量好的说辞,要是让孙氏知道了,她一定会来闹着要。
五爷吧嗒着旱烟袋,含糊不清的说:“不给,她要是非得不讲理,那咱们也不用跟她讲理,让她把猪交回来,连应该剩下的饲料也一起交回来。”
现在农村养猪,跟伺候祖宗差不多,因为收购站不是什么猪都收,不够一百五十斤的猪都算没完成任务,不光要挨批,下年上级配发的生产资料也会被相应扣除。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