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大家惦记的还有这个。夏菊花也给不了准确的答案,只能按常理推断说:“既然是大队通知的,那就各生产队都通知到了。要是粮站来的钱少,不会通知这么多生产队。”而是凭各生产队和粮站职工的关系,自己打听到消息悄悄的领钱。
安宝玲有些佩服的看着夏菊花:“你咋想的这么清楚呢,我都没想到。要是粮站的钱多,扛粮队的钱也能结。”说完她激动的拍了下大腿说:“这可好了,分红得一份钱,扛粮队再得一份钱,加起来能过个好年。”
你确定能过个好年?夏菊花有些不相信的看了安宝玲一眼,没出言打破她的幻想:老刘家到现在还是孙氏当家,按理说不管刘三壮一房的分红还是扛粮队的收入,都得先交到孙氏手里,然后再由孙氏分配给各房。
刘四壮两口子上工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工分都不够换口粮的,分不到多少钱。这次去粮站扛粮食,刘四壮因为干活不肯出力,刘二壮没敢让他跟在生产队一样浑水摸鱼,被排除在外,同样不会有他的份,等于老刘家的钱都是刘二壮和刘三壮两房挣的。
可到了孙氏手里的钱,她自己会留下一部分,剩下的很可能会三房平分——夏菊花还没有分出老刘家的时候,孙氏就是这么干的,话倒说的漂亮:你们是亲兄弟,我也不好偏着哪个向着哪个,干脆不多不少,一分四半,一家拿一份。
那时的夏菊花心里不是没有意见,刘大壮却劝她说自己爹没的早,孙氏一个人带大他们五个孩子不容易,她愿意怎么分就怎么分吧,还能分几年?
在夏菊花这里的确只分了十来年,可李大丫和安宝玲这里却一直延续了同样的分法,夏菊花不相信李大丫和安宝玲没有意见。
谁也不是泥捏的,前几天的李大丫不就爆发了一回?安宝玲更不是什么好性子,加上两房的孩子们越来越大,需要用钱的地方越来越多,夏菊花更觉得她们不会一直忍下去。
或许是夏菊花的表情太过明显,安宝玲都看出她在想什么,往旁边看了一眼,凑到夏菊花耳边说:“我知道你担心什么,不过今年不用我开口,二嫂就不能同意。”
李大丫不同意管用吗?这么些年孙氏都偏心着过来了,刘二壮现在就是刘大壮当年的角色,李大丫一个人不同意完全没用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