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镰拿着家里黑乎乎的土碗跟这一比:“这比瓷器也差不了什么吧!真是村里独一份啊!”

        米元是真的高兴又得意:“差还是差点的,不过好看就行!”

        两人一合计决定留下两只花瓣杯,其他都拿去县里卖,并对这批陶器的出路十分有信心。

        临出发前周镰突然想起什么似的,跑回屋里翻出一套旧粗麻衣裳给米元:“套上,别人可不知道你是因为穷才穿着里衣到处跑。”说完转身出了屋子。

        ……米元看着一摞补丁的衣裳倒也没嫌弃,总比现在这样到处跑来得强吧。

        一人背着一筐陶器翻过一座大山头又走了十几里向东边赶去。当米元终于踏进平县站在城墙边举目望去,身着深蓝色的、黑色的、灰色的平头百姓乌压压一片,纷纷扰扰人声鼎沸。

        路边小贩几乎都是附近几个村子的村民,拿了家里多余的东西摆摊,比如米粮、蔬菜、野味、鸡蛋,当然鸡和小鸡仔这样的也是有的,用钱买当然可以,但多数人都是拿东西来置换。高声吆喝的、互相讲价的,十分热闹……街边铺子方方正正一间挨着一间,多数是两层的。

        两人顺着这条路走到头再右拐,一下子就不见了小贩。这一片不同于先前的喧闹街区,道路更宽阔一些。路上的行人很多穿着细棉布,街边的铺子看上去比刚才的略显气派。稻香楼,是酒楼……玉满春,哦,卖玉器的……胭如画,啊,都是胭脂水粉……走着走着,在一间宋记杂货门前停了下来。

        周镰对着个小年青,啊不,大家都是小年青,对着一个看起来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打招呼:“小宋掌柜,我送篮子来了。”

        年轻的小宋掌柜放下手中的算盘,看上去精明能干的模样:“是镰子啊,又来送篮子了?前两天送来的篮子卖的不错,好些个采买的管事都夸编得厚实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