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家几代人为了获得那个至尊的位置,将大族们的利益和自己绑在一起,进行了大肆封赏。

        从司马懿时期开始,他便有意收买人心,例如设立大中正一职,赋予大族特权以获取支持,遗祸无穷。

        后来司马懿在株连造反时也常常用网开一面的手段拉拢人心,例如高平陵之变时曹爽的同行官员部赦免、夏侯霸投敌后家族无人被杀、曹文叔和郭淮的妻子不予追究等等。

        而这些路数后来也被司马懿的后人学到,结果就是对高门大姓用刑越来越宽松,最后这种模式几乎成了通行制度,连钟会造反都可以不株连家人(出身较差的邓艾却不行)。

        到了司马炎这里执政宽容达到顶峰,前面已经说了司马炎整天打交道的是一堆比自己大至少十几岁还立下大功的权贵,背后又有一堆有威望有法理的亲戚,在这种情况下,司马炎只好以纵容大臣这种极端方式来获取支持。

        史书上常常看到有记载说司马炎知道某某官员什么地方不好或者某某制度有问题,但他也不去处理。

        像贾充一直坚决反对伐吴,但司马炎为了在不得罪贾充的前提下完成伐吴,故意让他挂了个灭吴主帅的头衔,贾充做了主帅后也不断阻挠行动,结果等到灭吴完成后,司马炎还赐他帛八千匹,增邑八千户,顺带封赏了他一堆亲戚。

        最为著名的故事就是司马炎让手下高官斗富,令整个王朝上下沉浸在一片纸醉金迷的氛围当中。

        毕竟对司马炎来说,一百个斗富的公卿大将也不如一个淡泊名利的钟会来得可怕,至于后患,那当然也顾不得了。

        比如著名的斗富专家石崇是石苞的儿子,石苞被诬告谋反时司马炎吓得罢了他官,石崇贪污斗富时司马炎却不去指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