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光和七年,是汉室由盛转衰的一年,以至于汉室消亡。

        这一年,年初,太平道掀起黄巾起义,喊出口号“黄天当立”,仅仅这一次起义实际上并未曾撼动汉室的统治,黄巾道虽然绵延日久,张燕的黑山黄巾和管亥的青州黄巾甚至延续到了数十年后。

        不过太平道的主干力量,却是半年就被消灭,张燕和管亥两人的黄巾,说是黄巾,其实就是黄巾难民,虽然还打着黄巾的旗号,但是只能算得上两支较大的匪寇。

        黄巾道这次起义,损失最大的当属汉室,获利最大的则是各州的世家豪强,基本上都是实力倍增,甚至数倍、十倍!

        因为黄巾,世家豪强获得的隐户、奴仆无数,比如后来的几位诸侯,基本上一举旗,立刻就是数千青壮汇聚成军,这些人是慕名而来的吗?还不都是自己家的仆役、佃户。

        而北方的冀、幽、并、青几州世家早就不满足于力量的弱小,他们甚至在黄巾之乱没开始前,就已经暗中联合,准备掀动一场大乱,黄巾则是间接的帮他们扩充了实力。

        而杨伊在年初镇居涿郡,改称燕国,并吞周围郡国部分县乡,短短几个月间,先灭中山甄氏这一个串联的关键豪商,然后驱除剿灭临近各郡国盗匪,冀北一带治安大为好转。

        接下来对外南拒黄巾,北平东胡;对内安抚难民,压服豪强,这不到一年的时间,做下的事,已经让北地世家豪强为之惶恐和眼热。

        惶恐的是,之前做下的事并不是了无痕迹的,基本上动乱都是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处在随时发动的状态,这是灭门的罪名;眼热的是,燕国夺下中山甄氏的工匠之后,短短几个月间,就做下了偌大的产业,盐、铁、书等等,各州士族千金购得燕国的种种书卷,各州游侠儿以佩戴燕国所产之剑为贵,各州黎民对燕国之盐翘首以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