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三代(夏商周)以来,皆以礼治天下;所谓礼,便是一整套方便统治的行为准则,儒家归纳总结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道德秩序链,自独尊儒术之后,以仁、义、礼、智、信作为普遍的道德准则,这三纲五常所组成的纲常形成了成熟的封建时代。

        作为封建时代的顶端,自然有一整套相应的礼仪,一坐一卧,一行一止都有规矩,这也是彰显身份贵重,因为大部分人是没有眼力看出一个人如何尊贵的,但是却可以从随从衣装,来看这个人是否尊贵。

        就比如杨伊,自然也是有一套仪仗的,还是最顶级的,位比诸侯王的仪仗,这是从洛邑带来的,仪仗繁琐豪华奢侈之处仅在皇帝之下。

        首先是两位少女身穿宫装,身姿是极美的,但是此时她们的工作只是捧扇,她们手持长约八尺的长扇,饰以纹丝金箔锦帛,这便是所谓的举动必以扇,她们要跟在杨伊的后面。

        然后应该是由三十六人组成的侍卫,杨伊的这一组侍卫却是逾矩了,她的侍卫是七十二名,男女各三十六,身穿精甲。

        这七十二名侍卫分别着甲,带弓箭和横刀,当先的两位男女将军身材高壮,各持长槊作为先导,之后两人各举一面红底龙凤旗,在之后便是着甲带刀的男女亲卫两两一对跟在后面。

        这些人的职责只是负责充当仪仗,宿卫王宫以及王宫的巡检,这些人都是特意挑选的良家子和或者世家子弟中拣选出来的,看似工作简单,但是却也最容易得到提拔,一般都是半年未期,期满基本就升职。

        或者去军中,或者去郡县,都能有不错的发展,女侍卫如今稍微难点,毕竟杨伊此时没有打算触及改革,所以只是稍微在一些简单的位置上,放了一些女子来用。

        “璩儿,可曾见到你师妹?”

        蔡邕费尽心思,从洛邑绕道,先去了河东,然后拜见过并州刺史张懿之后,才持书信到了燕国,并没有第一时间就去拜见杨伊,毕竟这位长公主的脾性,如今还不知道,只是传言中颇为嗜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