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任行太白 >
        羯赵以倾国之力南征,号称三十万大军。

        三万前锋率先攻掠江夏,三万铁骑遣往汉水东岸劫杀西军残兵,三万留守兵马收拾樊城尾巴。而主力二十万大军渡汉水进襄阳,旌旗猎猎,兵马辎重沿着汉水北岸一字铺开,连绵了十数里。

        大小船帆百余艘,一趟一趟的穿梭往返,布满了河面。随军的夫役、虏掠的百姓,连戴着枷镣的上万降兵都用上了,数万劳力如蚂蚁一般,顶着烈日忙碌两岸装船卸货。

        这般兴师动众的场面,除了当年大晋武皇帝司马炎平吴,无有可比。

        即便夜以继日的渡兵运粮,奈何兵多,粮多,船少,夫役少,留在北岸待渡的粮草辎重仍是堆积如山,滞留兵马也还有四万露头。

        不过北岸的这四万兵马除了五千骁骑,便以乡兵步卒为主,本就隶属辎重后营,以转运粮草为任,原也不急于进驻襄阳的。

        按说精锐劲旅尽已过河,大军已然可以南下了,但羯赵开国五老、当朝太尉、南征大都督夔安的大纛仍然插在襄阳城头。

        以夔安的方略,巴不得给大军插上翅膀立时便能飞越大江天堑,孰料竟遭遇了一干强藩大将的共同阻拦。素来明争暗斗的各军大佬难得众口一心,乃是大赵开国以来破天荒的稀罕事!

        措辞无不苦口婆心,诸如江夏敌情不明、粮草未全转运、辎重遗后、降兵未全驯服、战船不足,竟还有劝要待汉东追兵拿下石城再出兵的,等等,归于一点,大都督稍安勿躁,不宜鲁莽动兵。

        听来不无道理,实则可笑至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