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称赞的是周明,他的表现我都看在眼里,他的人情世故我都记在心里。自打老师傅进了门,他就殷切的握手,递烟,然后吩咐家里的姑娘看茶,好像是旧时的大户人家的小少爷一样。当然,老师傅没能经受的住烟卷的诱惑,其实应该是喜欢这个会办事的小伙子。

        那时的周明比我会办事的多,相比于我这死脑筋直肠子,他可是一职场老油条,三年的大学生活给了他不小的锻炼。虽然没有圆腔滑调,但是深谙跟人打交道,时间一长就练就了一副见人说人话,见鬼闹脾气的性格。且从周明嘴里蹦出来的话,一字一句都不卑不吭,不温不火,威严而又不失圆滑,让人信服的很。事也办的漂亮,就是人有时候控制不好自己的小宇宙,时不时的会爆发。

        老师傅抽完了一根烟稍稍顺过来了气,周明紧接着又递上去一根,像是以烟会友一样。当然这些我都不懂,从小就没怎么抽过烟的我根本不明白这里面的江湖。只记得之前中学时的大哥说了一句,给人点烟的时候要用手护着火,以示敬人。大概是二十几年的人生里对烟文化的知识少之又少,所以我把中学时大哥教诲过的这句话牢牢的记在了心上

        不只是大哥说过的烟文化,还有老爹教过的酒文化,都牢牢记在了心里,这些从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在生活里往往以最普通最普遍的方式存在着,老师们都自恃圣人,向来只教授知识。大多数老师都认真负责上自己的课,可是很多人都忘记了,教育的目的是育人为本。先是育人,然后才是那些错综复杂的知识理论。

        生活里的东西鲜有人教,出来社会一切靠自学,老师的教的东西都用不上,工作的同事不会问你这个单词是什么意思,合租的室友也不会跑来讨教数学题。我们像是进入了另外一个时代,前二十年的我们为了学习而学习,后来突然步入社会之后,发现自己依旧是像个时代的新生儿,一切都要从头再来。

        老师傅接过烟,别在了耳朵上,可能是看烟太贵,也可能是真没时间,端来的水一半都还没喝完,就操着工具各种测试,打开了的空调门,也抽出了滤网,前前后后忙活了好一会,我们坐在凳子上看师傅忙活的满头大汗,觉得这老头是个值得钦佩的人。

        其实早就发现了的,从他口含老冰棍跟风扇较劲,从他顶着大太阳前来上门,也从他耳朵上的烟,没喝完的水上来看,这应该是个敬职敬业的老师傅。没什么江湖规矩,也不讲究什么重情重义,可总觉得这老头有些不一样,他有他的信奉,他有他的传承,有些东西是不能变的,有些东西是刻在心里的。

        老师傅忙忙碌碌,我们在一旁也跟着端茶送水。递上去的烟都被放在了桌子上,端过来的水也都被放在了桌子上。这个倔强的老师傅,坚持着自己的原则,一切等忙完了再说。至于忙完了会不会再说,那是忙完了之后的事情。

        大概是递上去的茶和香烟起了效果,脸上身上满是灰尘的老师傅不负众望,左右推敲忙了好一会,终于找出了问题且修好了罢工的大空调。然后就坐在沙发上喘气,看来应该是费了不少功夫,不然的话也不会弄得满脸灰尘。

        一码归一码,休息够了的老师傅坐直了身体开始算账,情分和钱分开,费用也都算的明明白白。换零件,拆空调,检查测试,这些项目一个不少,其中的费用也都一清二楚。老师傅有自己的一套规矩准则。该算的钱一定要算清楚,不该要的钱一定要去除。不懂什么四进六出,也不懂什么最大利润,那些被时代淘汰了的东西,我在这个靠师傅身上看的一清二楚。

        花的不算多,老师傅算完也不过260多块钱,周明之前的香烟起了效果,人家说给230就好,给你们打个折。没等我扫码,周明就早早掏出来手机付钱,一边扫码一边说我给您转240过去,您呐,一会下楼去买瓶水,这大热天的上门服务也不容易,您受累了啊。一口河南话说的感人肺腑,老师傅一激动捉住了周明的手,国家领导人会晤一样甩来甩去,要不是年龄有差距,没准两个人能做烟酒兄弟。

        诚然,周明也有自己的规矩,不肯占那些不该占的便宜,好意心领了,便宜也象征着占点,不过不能坏了规矩。

        那是我认识的另外一个周明,跟以往的他都不同。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笔趣阁;http://www.xiaoshuogua.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