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境帝宫的建筑,宏伟壮观,帝君得南境天下称帝后,根据中阳宫为蓝本,建造了这座东西宽788米,南北长755米的南境新帝宫,地宫有门四座,南为午门,东为东成门,西为西久门,北为御门。入午门为,内为正殿宣政殿设分殿两座,殿前左右为文楼,武楼。后为应殿,明德殿。内廷有乾清宫及分殿养仪殿,坤宁宫及分殿养心殿,位于两宫之中的交泰殿,是帝皇大婚之所,也是宫内日常计时之殿,三宫殿之外,东西各六院,十二宫。

        外邦的使节在偏殿等候之余,听见大殿内帝君的怒吟声,在帝君第一次坐下转动珠时,小宦官提前安排好的外廷总管,已经开始做这些外邦使者的导游,参观了帝宫外廷,宣政殿以外的、应、明德两殿。

        “应殿是自始皇帝起,宫廷设计中保留下的传统,始皇帝一统南北,一改前王朝,称王称帝称皇的传统礼教,统一天下南北文字,创为“帝”,始皇帝认为自己不应天不应地,乃是应运,应帝运而生,千秋独我,成就山河一统的霸业,创下了万世之功。”外廷总管,在应殿像一众使节介绍,其中大多数人不能理解,小部分人一知半解,殿内唯有一使节,貌若南境人士,却带着第二调的口音问道:“为什么,我们江户国的不是这样的?”

        “本朝帝君认为,帝皇需要感应运,顺应运,国泰民安,顺应运,方能成就万世的霸业,此非彼,我们两国文化不同,文字有微妙的变化,也很正常,您应使江户国的佐佐木剑心外使,您问的这个问题非常有意义,因为我朝的真龙,独一无二。”总管直着腰板,似乎在炫耀自己家传的珍宝一般,对着佐佐木剑心回答道。

        “总管大人传授经验,让鄙人受益匪浅,大开眼界,大人请继续。”剑心客气的说道,看着应殿内“帝”的字,暗暗记下它的神韵,它的笔画,它在帝宫中的位置,“”也进入了他的心里。

        刚参观完应殿,不多时,总管与众人在明德殿外时,小太监福桂便跑来禀报消息,“田总管,帝君宣,宣各国使节入殿。”

        等到各国使节前去,福桂与随行拿着贡品的侍卫们说道:“这次各国朝贡的东西,珍贵程度都不一样,标记都做在箱子上,这次总管交给我这么重要的任务,千万不能弄错了,这里是清单,拿进殿前,一定要核对核对,点点清楚。”

        大殿之上已无那种肃穆的气氛,欢悦而祥和的云莱歌曲,沁人心脾,曲调由缓转急烈,主导的乐器琴变成了琵琶,弹奏激烈处,如急流瀑水,玉盘落珠,待到众使节一一献出各国珍宝,曲奏也逐渐和缓,笙箫音替换了琴音,钟鼓音代了琵琶声,直到钟鼓笙箫禁默时,两弦的二胡,若幽兰见雨,空谷足音。

        南境帝君刚去养仪殿换冕服,就听见一个颇为稚气的少年声,清脆入耳“帝君收到各国国君与特使珍贵的心意说,纵使奇珍异宝琳琅悦目,国和国之间无和无谊也枉然,帝君愿和各位国君与特使的情谊常存,愿与各国,各位,人民长久交好,这是帝君的心愿,也是我南境王族长久以来的心愿,今晚帝君作为东道主厚谢各位来使,精心为在场每一位尊贵的远方客人摆下了南北全席,群臣共同赴宴,请各位,各位贵客跟随田总管,前去明德殿,品尝我们家,家常菜与山珍海味,美馔珍馐,帝君在宴会之上有盛大的昭书要公布。”一个帝王家的少年,在朝堂时的那位青年宦官的陪伴下,到了殿前椅前,对着群臣与来使说完这些话,眉宇间的骄傲,遮住他内心的紧张,这是父亲给他的一次机会,在十一岁生日这天,面对天下的优秀人,做一个最优秀的人。

        “我做到了,父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