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古董除岁师 >
        而另外,则有人化龙,如晋代郭璞引《开筮》注《山海经》曰:“鲧死,三岁不腐,剖之以吴刀,化为黄龙也。”又有南朝任昉《述异记》曰“夏桀之末,宫中有女子化为龙,不可近,俄而复为妇人,甚丽而食人。桀命为蛟妾,告桀吉凶之事。”;

        马化龙,则唐代房玄龄《晋书》中有载“太安中,童谣曰「五马游渡江,一马化为龙。」后中原大乱,宗籓多绝,唯琅邪、汝南、西阳、南顿、彭城同至江东,而元帝嗣统矣。”;

        木化龙,南朝范晔《后汉书》“哀牢夷者,其先有妇人名沙壹,居于牢山。尝捕鱼水中,触沉木若有感,因怀妊,十月,产子男十人。后沉木化为龙,出水上。”

        更甚者,还有金属化龙之说,如《淮南子·地形训》“正土之气也,御乎埃天,埃天五百岁生缺,缺五百岁生黄埃,黄埃五百岁生黄澒,黄澒五百岁生黄金,黄金千岁生黄龙。”除了正土化黄龙,另有偏土生青龙、壮土生赤龙、弱土生白龙、牝土生玄龙之说。

        人化龙、木化龙、马化龙、金属化龙都是传说并不得见,但山川河流最不少的便是鱼与蛇,尤其蛇类,四处可见,因此二者生存环境若是极好,运气又极好,便能活得极长,从而挺过一次次进化,从鱼、蛇进化成蛟,因此世上多有走蛟之说,是因为大蛇修炼百年,能变成巨蛇,两腮边上会类似鸭蹼的翼,头上会长角,有的甚至是红色的角。巨蛇继续修炼甚至上千年,就会比大轮胎还粗,具有一定的法术,在小范围内能够呼风唤雨。此时的巨蛇,就可以叫做蛟了。蛟有千年,一定要渡天劫,渡劫成功就能成真龙,不能成功就只能死去,灰飞烟灭。蛟渡劫成龙的过程,就叫走蛟。

        而要渡劫,山中湖塘里的蛟一般都会选择下河入海,因为它们体形庞大,就必须借助雷暴雨涨水时从山洞湖塘里出来入河,沿途自然有无数雷电等着劈它不让它成功,因此通过与神外形最近、据说神魂之中被神留下过一丝神血的人类也是它们最佳的躲雷劫的帮手,因此大多蛟都借着水势通过人类住的城市村镇等地方进入河流再入大海化龙。

        但它们体形庞大,所过之处必然引发大水,对人类的住地与性命造成极大的破坏伤害,因此有术门中人想出办法,便是在桥洞下倒镶一把尖锐的宝剑,叫斩龙剑,剑柄入桥,剑尖直指河水,当蛟从河中游过时便会被这尖给斩杀,如此便可保护一方水土百姓。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走蛟都会叫斩龙剑斩杀,有一些运气极佳,能无伤或有伤的躲开了这些伤害,江湖术门便想尽办法捕足或杀死这些蛟来保护百姓,但若说真正有效的,却还是始皇组建的蹬龙军。因为蹬龙军里特意加入了对龙的习惯有所了解的御龙氏与豢龙氏,他们神出鬼没于华夏各地,追寻着各种传说或当地的传闻,为始皇寻找一切真龙及异兽,以求研究长生不老之药。

        常青的师父姓名并不为外人知晓,常青只用游夏称呼他。那时候还是游夏二十多岁的时候,习得一身本领,游走于华夏寻找各种异宝,对自己的身手及寻宝本事极有信心,当时他正好到了川西北与青海交界的一处极为偏僻的大山里寻找一味奇珍的蛛丝马迹,结果蛛丝马迹莫有发现,却在他要离开的时候突然雷电交加,天气说变就变了,一下子就暴雨倾盆,人是想走也走不了。

        游夏作为憋宝人,五感极为灵敏,很快就从瓢泼大雨里闻到了一种腥味儿,当地的住户喃声说这大好的七月天,怎么突然下这么大的雨,还雷电交鸣不停,闪电的形状也很怪异,一排排的,又快又猛,紫得让人发颤,实在是太古怪了,以前从来莫有过,游夏听到心下一动,合着自己闻到的气味,加之自己为了寻找奇珍而摸透了周围的环境,很快就想到了这村子隔了半里地的地方是条河,而他进过的山里则有个青翠带蓝,如同玉石一样的漂亮湖泊,顿时就猜测着是不是那湖里有东西成了蛟,要入河去海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