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晓光虚心请教,“最常见的会出现什么状况?”

        “最常见的就是大家都不知道该干什么了。”施建华又作比喻,“就像一群人盯着一个城门攻击,主帅告诉他们就打这儿,别的不准考虑,所有人信心很足,这时候遭遇失败,退兵之时所有人都会陷入迷茫。”

        “最基层的员工得不到确切的信息,不知道是什么状况,于是去问上司,上司我也不知道,然后无法进行指挥,一旦这样的‘基层作战单位’进入指挥失能的状况,那么就是整个公司的完全混乱。”

        “这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创业者本人失去信心,不知道该怎么办,他听到的声音又多,信念逐渐开始动摇,然后指挥军队再去攻击别的城门,这时候麻烦就大了。”

        温晓光倒有另外一种思考,“如果原先的城门就攻不下来,那换一个不是也可以吗?”

        “问题是,如果换了之后还攻不下来呢?”施建华反问道,“军人服从命令是职。公司可无法让这么多员工始终忠心耿耿,快节奏的时代大家的耐心也很有限,聪明人一看怎么还是不行啊?他们就会想要离职。”

        “资本又是逐利的,他们给了一次机会,结果第二次还不行,那怎么办?只会撤资。”

        “当然改换攻击方向是一条路,但那是最后的最后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因为那是绝境,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温晓光在思考。

        这时候张瑄过来,“用餐吧,边吃边讨论。”

        “你有一位很有智慧的先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