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能得以安宁三年并非无因,第一年,鲜卑本以联合扶余、高句丽和娄挹三族意欲围攻公孙度,然而朝廷已然整军十万,分两万至壶关拦住并州的鲜卑骑兵,其余八万人马径直杀往冀州,在卢植和皇甫嵩二将的率领下,接连收复十余城,直至巨鹿郡廮陶,被檀石槐亲率大军拦住,僵持数月,双方各自退去。

        鲜卑被牵制,扶余和高句丽三族自是不敢兴风作浪,任是高句丽王如何上蹿下跳,鼓动二族之王,亦是无济于事,反倒是被看了无数笑话!

        第二年,朝廷受到第一年战绩的鼓舞,开春之后再次起兵北上,仍是以卢植与皇甫嵩为将。

        卢植和皇甫嵩果然不愧是汉末朝廷的六大战将之二,早已料到檀石槐早有准备,于是卢植打着自己与皇甫嵩的旗号,一路高调进军廮陶。皇甫嵩则携数千轻骑从兖州东阿悄然渡河北上,进入冀州,突袭安平郡信都,信都毫无防备,一个时辰便被拿下,接着,皇甫嵩率兵向西,趁着消息尚未传出拿下了扶柳,一日连下两城。

        随后,皇甫嵩不再西进,转而向北,往冀州腹地杀去,引得檀石槐只能分兵进行阻拦。卢植则趁机猛攻廮陶,接连三日令檀石槐手下大军损失惨重。直到这时,檀石槐才明白,论马战他可以不惧任何人,但论步战,论守城战,他还差得远。

        “我草原儿郎生在马背上,死亦应在马背上!”

        明白过来的檀石槐放弃城池的优势,领军出城大战卢植,却为城内百姓从内相助卢植廮陶被破,檀石槐无奈退往栾城。

        卢植趁机收复巨鹿郡,皇甫嵩亦是退回安平郡,与卢植合力将其拿下。连下二郡,卢植、皇甫嵩二人意欲死守二郡,待明年再言出兵,然,朝廷得知之后,再次犯了轻功冒进的大错,要求二将一举收复冀州,为檀石槐于巨鹿与常山交界处的千秋亭大败。

        二将得手下部曲拼死护卫,方才得以逃脱,回到巨鹿郡严防死守,这才没有被檀石槐趁机夺城。

        朝廷被这当头一棒敲醒,不敢再轻言冒进。

        数万精锐毁于一旦,自然不可能就这么算了,卢植、皇甫嵩二人成了背锅侠,若不是朝中大臣倾力相救,加之这两年收复失地的功劳,二人已然是人头落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