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典在正午时分开始,风荀子出场,与元慎站在太极大殿前,祭罢三清祖师,又向昆仑弟子及来贺众人宣布:“昆仑立派,八千有二年矣,弟子风荀子,乃昆仑第三百四十四代掌门人,如今继任已六十八年,在位期间,上敬师长,下扶后辈,以期承大道之法,虽有风声鹤唳时,却总算护得昆仑安然。道法源远流长,然,吾寿命有尽,身疲体累,如今不堪重负,欲窃光阴以养晦,幸有后辈德才兼备,今传位于第三百四十五代弟子元慎,吾甘愿退居坤陵峰。”

        元慎也上前祭三清祖师,拜下道:“三清祖师在上,弟子元慎,本乃凡俗身,得道祖垂怜,拜入昆仑门下听大道仙法,如今十八年矣,得师长教诲不倦,也算勤勉不辍,于苍生无寸功,然,自认为道心恒一,今负师长厚望,承掌门之位,必担其责,流传道法,爱护门人,以斩妖除魔为己任,以护佑天下为己责,不徇私,不枉法,若违此誓,天共诛之。”

        风荀子亲手将象征掌门身份的玉冠戴在元慎头上,从此以后,元慎就是名正言顺的昆仑掌门了。

        玉和在远处看着大典,见元慎换上掌门衣袍,头戴玉冠,目光沉稳,气势威严,颇有风范。昆仑众人,除了长老们,都要拜见新掌门,从今天开始,元慎就要搬离清云峰了,从此以后,他肩负整个昆仑,不再是她一个人的弟子。

        大典结束,她回了清云峰,敛秦在山下等她,道:“师父,自从当年一别,我就没回过清云峰,想同您讨个恩典,今夜宿在峰上,如何?”

        玉和笑着点头答应,师徒俩并未御剑,沿着青石板铺成的台阶慢慢上山,一路上林木俊逸,鸿蒙清朗,只是将近傍晚,云霞漫天,宛如烟火一般绚烂,似乎也在贺昆仑今日的盛事。

        北侧殿一直都保留着原来的样子,这是敛秦先前的居所,玉和去挖了坛春玉雪回来,师徒俩对酌,敛秦才喝了一口,就道:“师父,这春玉雪越发醇厚了,不似你当年所酿之味。”

        玉和笑:“你都离开多少年了,这配方后来有些改变的。”

        敛秦也笑:“是啊,算一算,我当年拜别山门,已经是十五年前的事了,师父,当年,您劝我不要下山,我却不听,后来,真是吃了太多苦头,却再也回不来清云峰了。”

        玉和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听闻,你将雁照湖管理得很好,收的徒弟也很好。”雁照湖从前不过是个小门小派,如今在修界却算中等了,远远超过了倾瑶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