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和望向他:“百姓们深受战乱之苦,更加珍惜和平安宁,恰巧大梁的定西将军都很厉害,将边关牢牢守住,所以西凉虽然虎视眈眈,屡屡挑衅,但都被拒于玉门关外,这里的百姓这些年也算安居乐业。”
陈元慎感叹道:“可见求三清祖师也是不灵的,百姓们应该求有个厉害的将军,或者说有个厉害的朝廷。”
玉和淡淡道:“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关内的百姓希望没有外族进犯,安居乐业,关外气候苦寒,那里的人们每年冻死饿死的不计其数,他们只希望能突破玉门关,分的一杯羹,改善一下处境,都是人命,说不清孰轻孰重,三清祖师也不能偏颇。”
陈元慎笑了笑,道:“或许我是大梁人,虽然皇帝与我有仇,可我心里还是偏向大梁百姓一些。”
玉和想了想,道:“其实塞外条件艰苦,并不适合生存,你不若就在大梁生活,隐姓埋名,过几年身量长开,也就没人认得你了。”她是真心觉的大梁比起塞外适合生存,且落叶归根,故土难离。
陈元慎沉默了一会儿,道:“跟着先生游走四方,我心里如今倒是明朗了许多,也长了不少见识,不过我还是想去塞外看一看,若是觉得不适应,再回来也不迟。”
玉和点头,道:“你父亲虽然希望你去塞外,但他更多的是希望你能好好活着,你若留在大梁也不错,大梁土壤肥沃,气候适宜,生活起来更容易一些,毕竟你终究是自己一个人生活,无关他人。”
陈元慎听了,觉得先生的口吻有些奇怪,忙道:“先生的意思是要留我一个人吗?”
玉和看了看他,眼中含了丝丝深意道:“自然,你如今年纪还小,我打算待你定下落脚之处就离开。”
陈元慎心里不由得一阵惊慌,道:“我,我得先生教导许久,从未有过轻慢之心,更无僭越之举,不知何处惹恼了先生。”或许当初跟随先生是出于自保和学习武艺的目的,但如今他觉得自己是真心愿意追随她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