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古幕谜影 >
        子涵神气的说道:“对对对,找大师请教请教,说不定还能找出些相关的道道。”

        接着我激动的喊道:“俊博,你家有笔记本电脑吗?”

        俊博立马站起身来,说道:“有!这后堂偏厅就有电脑。”说完他便走往偏厅。

        我急忙掏出手机拨打黎教授的电话,电话里接着发出嘟…嘟…声,心里是激动澎湃不已,不一会电话接通了,自己一下子紧张起来却都不知如何言表;仅听到手机里传来李教授的声音:“喂,是张瀚天吗?”我吞吞吐吐的回应着:“哦,黎教授,是的,是我张瀚天。”他接着笑声道:“你回到家了吧?”我急声回道:“黎教授,您放心!我已安全回到家了!”黎教授随之问道:“那你回家见到你母亲了吗?在学校的时候你就一直就说毕业后首先要回去多陪伴你母亲,然后再考虑找工作;现在你毕业了,自由了,时间也充裕了,是该多陪陪老人家。”听到这我悲痛的沉默了一会儿,接着沉声回应道:“黎教授,让您挂念了!有些事计划赶不上变化,天意弄人,我…我也不懂怎么跟您讲。”黎教授不解的问道:“怎么啦?是出什么事了吗?”我皱着眉头停顿了一下,深吸了一口气,接着说道:“没事,黎教授!您还好吗?现在放假了,你忙吗?”黎教授宽心回应着说:“嗯,放假了,没有什么紧要的事情忙;这段时间一直做课外考古研究,你也知道我是个闲不下来的人。”我激动的说:“您现在方便吗?有些事情想请教一下您!方便的话我们视频聊,我给你看些照片,帮我看看是什么?”黎教授立马回应说:“方便的,那我们就视频聊吧。”

        接着我挂了电话便快速走过去偏厅,他们随后跟着走了过来,俊博把笔记本电脑递给了我,我端着笔记本电脑放置在茶几上随机往沙发坐了下来;我迅速的登录了聊天软件账号,然后给黎教授发了视频邀请过去。不一会视频接通了,我挥着手说道:“黎教授,你能看到我吗?画面不卡吧?”黎教授挥了挥手说:“看到了,画面很流畅,不卡。”我接上话说道:“那就好。”我急忙打开手机翻出在祠堂洞穴里拍摄的图文符号照片举在笔记本电脑的摄像头前,急声说道:“黎教授,帮我看看这些图文符号是什么?我看这像是一种文字,但是却又看不出是表达什么。”黎教授戴上眼睛靠近屏幕仔细看着我在视频举给他看的手机中照片,他缓声问道:“你这是去哪里拍摄到这些照片的?太不可思议了。”我接着说:“哦,我是在一个洞穴里发现的,因为看不懂,所以才拍了下来。”黎教授惊讶的说:“看照片里的这些图文符号可以确定是古蜀时期的文字,属于古蜀文化。”我一听,兴奋了起来,急忙问道:“那黎教授,您能看懂这些图文吗?”黎教授叹了口气,沉声道:“我研究近四十年了,但还是理解不透,缺乏参照物件的对比,所以很难准确去解析。”我迷惑的问道:“参照物件?这是何解?”黎教授立即客观的解释道:“不同的部落有着不同的图腾和崇拜,更有着不同的造物观念和信仰,这就是他们的文化底蕴,也就是用他们的认知中产生的参照物转化出来的一种让他们通俗理解的文字。”我恍然大悟的应声道:“原来是这样!”黎教授继续道:“古蜀属于远古文明,“蜀”字最早发现于商代的甲骨文中。因文字史料匮乏,古蜀文字未被解读破译,古蜀文明一直是难解之谜。”我疑惑的问道:“黎教授,那你能跟我说说古蜀吗?历史上怎么都没有记载?”黎教授谦和的点了点头,颔首应了个是,神色微微一变,十分认真的说道:“其实这些年我一直在研究古蜀文化,只是历史资料记载不多,我只能综合多年来的考古发现和个人的观点做一个大概推测跟你们讲讲,但也不一定是全对,就权当是分享我个人的见解吧。”我微笑的说:“黎教授,我是您的学生,很多知识都是您传授给我们的;您有专业的水平和独特的见解,在学术界的理论和贡献之多,考古界都有目共睹;我们都相信您。”黎教授摇摇手笑道:“不敢当呀,大家都是共同学习和钻研,既然你有兴趣,我们可以分享心得,大家研究一下,共同进步。”我笑着说道:“还望黎教授您多多教导才是。”这时大家都聚过来站在我身边看着电脑视频……

        黎教授不慌不忙的开始说道:“相传在历史的长河中从远古时期到春秋早期在我国今四川地区曾经出现过一个古蜀王国;这是华夏文明之外的一个神话的国度。传说古代蜀人先祖为蜀山氏,是古代羌人的一个分支。也有许多人认为古蜀神秘王国只存在于神奇的传说,在史籍上也仅见片言只语。查阅古书鉴于先秦文献对巴蜀史迹记载欠缺;秦汉以来文献追记有蚕丛、鱼凫、柏灌、杜宇、开明等几代君王的事迹,但内容极其简略,文字史料匮乏,其可靠程度也有待论证。而在这些片言只语当中,竟又有着许许多多的神奇诡异之处,颇具神秘色彩,也纵有民间之传说。深入探索古蜀文化,却又难以解读破译:就像查阅古书《华阳国志》记载的“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山海经》中“西北海有神,直目正乘”均道出第一代蜀王蚕丛的眼睛异于常人,这“纵目”“直目”是何解?难道真如民间传说那般有双目上下排列的怪异之处吗?蜀字在甲骨文中为象形字,它真像古文字学家所考证,就是一只身体卷曲长着大眼睛的蚕吗?蜀字与蚕丛会不会有着什么割舍不掉的关系?第二代蜀王柏灌,第三代蜀王鱼凫,第四代蜀王杜宇,几代蜀王名字都与鸟类有关,这是否反映出古蜀先民对鸟类的崇拜?或者说这里真的就存在过一个鸟的王国?而如果传说是真的,那么对于这些记载就是个难解之谜。而几代蜀王中,传说最多的还是杜宇。

        杜宇,又名蒲卑,死后号望帝(曾经称帝)。以郫为都城,瞿上为陪都。根据二十世纪的考古结果,大约处于商周之交至春秋时期,对应于十二桥文化(如十二桥遗址;金沙遗址:前1250年至前650年)。出现了大型的中心聚落,密集的房屋基址及多座人祭坑。从这遗址可以看出当年古蜀国曾经出现过的繁荣景象。据传说杜宇是第四代在古蜀(今四川省成都一带)建国的君主;而根据书中所称计算,该朝代应该于公元前770年左右结束。

        《蜀王本纪》记载杜宇从天降至朱提(今云南省昭通市),一名名叫「利」的女子,也从江源(今四川省崇州市)的井中冒出,杜宇在娶利为妻后,便在蜀地称王,填补了在鱼凫去世后,蜀地突然缺少的统治者空位。杜宇建国后,除将国都定在郫(今四川省郫县)外,尚把瞿上(今四川省双流县)定为别都,以有效管理其他地区。杜宇认为自己的成就会比蚕丛、柏灌与鱼凫这三个在此建国的君主来的高,因此,他积极的开疆扩土,使得国土领域向东可达嘉陵江、向西可至今芦山、天全一带、向北可到汉中、向南可抵今天的青神县。此外,他还把领土中的汶山建设成牧场、今天的四川省宜宾市、云南省、贵州省一带变成花园。

        在杜宇统治蜀地的同时,他和当时位处中原的周朝也有往来,并献上许多贵重礼物,以和周朝交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