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杨云清 >
        四年说长不长,但是说短也不短,只不过还是感觉一眨眼就很快过去了。不过在这四年之间还是发生了不少的事情。

        杨云清他十三岁那年,出去游学,一路上风吹露宿,也的确是辛苦了些。只是这一路上,他也经过了不少地方,奇人异事、民俗风情更是都见了不少,这也着实让他开了一番眼界。路上虽然辛苦,但是杨云清也没有闲着,每经过一个地方,便写下一篇文章记录下来,这也大体类似于山水游记了。

        正因为是有感而发,所以杨云清也并未注重文章格式,常常是想到什么便一挥而就,随意写了下来,或奇人异事或遇事抒情,不一而足。

        之后回到祁县之后,杨云清将手稿送去书坊刊印了一二十册,放到了藏书楼那边。一次只刊印个一二十本的价钱其实是挺昂贵的,但是谁叫杨云清他现在身家越来越厚呢?这点银子,也就算是毛毛雨了。他这么做也不过只是想不让这沓手稿蒙尘罢了。

        杨云清原以为这书会没几个人去看,但是结果却大出他所料。

        实际上藏书楼里借这本书的人还真不少,常常是上一个人刚刚才把书还回去,下一个人便赶紧瞅准时机把它赶紧给借走了。

        当然一来这是因为杨云清这个小三元本身的名声,大家也想近距离的看一看杨云清所做的文章到底是怎样的,以往也无缘得见,二来自然就是杨云清的文笔精妙了,让人读起来十分得趣,书里记下的那些个地方,更让人好奇加之感叹,甚至还有人也萌生了以后也要去看看的愿望。

        “文平,乡试八月便举行了,现在还有两个月的时间,你打算何时启程。”楚嘉泽手里拿着一篇文章进来斋舍后问道。

        杨云清科试已经考过了,八月自然就可以去参加乡试了。比起当初的院试,这个须由学政确定时间,各府的考试时间都不相同,每年的乡试时间是十分固定,基本不会变更太大,前面几次乡试时间都是一样的。所以他们一般什么时候去省城都是心中有数的。

        而刚刚楚嘉泽叫的文平二字,正是杨云清去岁加冠时张夫子替他取的字。

        男子二十加冠,只是现实中多有变通,基本上十五至二十之间都可。杨云清去岁的时候,因为家中并无长辈,当然他那便宜舅舅一家除外,因而便由秦知县替他主持了加冠礼,张夫子为他取了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