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大人任善是内阁次辅之一兼礼部尚书,不过比起现在朝中正针锋相对的魏首辅和朱次辅,任大人他就要低调的多了,在朝中绝对中立,哪一派都不站队。

        尽管这样,也没人会小瞧这位任次辅,毕竟作为一个排在朱次辅后面的次辅,他肯定是有自己的能力和手段的。内阁除首辅之外的六位次辅的排位,可不是随便排的,这一要看资历而要看政绩,没点能力和手段,他早就被其他人“踢出”了内阁。

        后面的次辅想要排位上升,那就只有前面的一个人挪位了,而任次辅这么多年一直排在次辅的第二位没有动过,这就足以说明他不是一个简单的人。

        这次主考官虽然有四位,但是却还是以任次辅为主的,其他考官预选出来的考卷必须要交由任次辅审阅之后才能拟定名次,写成草榜。

        几位考官将那些考卷呈给了任次辅,不过在呈上去的时候,王大人做了一点小动作。他把刚刚被大家评选出有望夺魁的考卷放在了最下面,这可不是打压,而是王大人觉得,不让任次辅先看看上面的那些考卷,又怎么能十分的凸显出最下面的那份考卷的惊艳来。

        任次辅从最上面的那一份开始看起,看了几份之后,他还在心里感叹,这届的考生文章做得都不错,只是有些文章写的到底是阅历还有些不足,不过又转念一想,反正以后等他们做官了,这点子也就不算什么缺点了,阅历早晚能上来,这么一想,心里有宽容了几分。

        待看到最后一份的时候,“以为二之取下未奢,为君父者,岂不轸民情。以为二之取下过多,为臣子者,又当相国势。”、“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

        任次辅看完之后不禁捋捋胡须,赞道:“文笔稳重,语语入情,可谓妙舌。难得的是那份心性和阅历,心有沟壑呀!”

        他想写这份考卷的举子,一定是一个三十岁往上有着许多阅历的一个举子,不然这文章里写得那么多通透的言论,怎么可能是没有什么见识阅历的人能写的出来的呢?

        这次诸位考官的意见出奇的一致,当然这也是因为眼前的这份考卷着实优秀,想让人挑一点缺点也没处去挑,最后便定为案首了。而这第二名,便就是刚刚那陈大人选出的那份了,虽然有些缺点,但到底是瑕不掩瑜,各篇文写的比起这案首的考卷其实差的也不太多,但是那判写的比起这第一的考卷却是多有不如了。但总的来说,这排在第二还是实至名归的,诸位考官对这个排名还是赞同的。

        这前面两名排好了,后面的名次排起来就简单了。往年还会因为这该定谁为案首争论不决,今年在这块倒是省了不少功夫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