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许久之后,贡院大门终于开了。

        这时一队衙役拥着两个人一前一后地从大门那边朝着考生们这个方向走了过来。那个走在后面一步的是陆知府,而走在前面的那位大人百分之百应该就是此次主考的学政大人了。

        比起府试,此次院试相较起来更为严格,查的也更加的紧,一系列繁杂的手续下来,考生们才被放入场。杨云清入场的时候,在旁边随着学政大人点名的陆知府看到他后,冲他点头笑了一下。杨云清看到之后,稍微冲着陆知府弯腰拱手行了个礼后,就赶紧拎着考篮随着衙役进去了。

        按着考号,杨云清很快就找到了他在这次的位置。他这次的运气也还算不错,分到的考舍因为位置原因,阳光并不直射下来,也能稍微凉快一点。可以说这两次的运气都还算不错,没有分到臭号那边去。如果这次分到臭号旁边的考舍,臭味熏腾,再加上今天这样的高温,杨云清甚至不知道自己能否坚持考下去。

        待到考生全部入场后,贡院大门很快就被封锁了起来,这个时候考生们领到卷子之后,也就可以开始答题了。而主持这次考试的学政大人正由知府陪着,带着衙役开始巡视考场。

        这次院试分为两场,第一场为正场,第二场为复试。正场考的是两题四书文和一题试帖诗。

        由于之前考试发生的那次毛笔头掉落的意外,杨云清谨慎了许多。他把考场准备的毛笔仔细检查了好几番,确认没有问题之后,才开始提笔准备答题。

        第一道题是“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这个就是将前面一章句子与后面一章搭起来,它就属于截搭题中的“隔章截搭题”,但是这里的意思还是有关联的,都像是孔子在说自己,所以也可以称它为“有情搭”。

        这道题还算简单,在之前陆知府送的那几本书中,杨云清看到过不少这种截搭题的文章,平时张夫子也让他做过,长搭、短搭、有情搭、无情搭、隔章搭这几类截搭题杨云清几乎都是看完就能找到出处,并迅速理出思路。

        不过虽然简单,杨云清依旧谨慎的先在发下打草稿的素纸上写下一遍,虽然字迹不算特别工整,但是很快一篇文章就基本成型了,接着检查了一遍,修修改改了一番,杨云清就直接打算开始誊抄到考卷上了。

        这个时候,外面正在巡视的学政大人和陆知府正好走到这,学政他走近一看,发现坐在考舍里面的杨云清已经开始在考卷上誊抄了,没一会,第一篇文章就已经搞定了,而他刚刚巡视完的其他考生那里,还有很多人还在那构思呢,根本就还未动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