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身已经断绝了欧洲从中东获取石油的可能性。别看现在和平时期,战争未爆发中东依旧在向世界各地提供石油。可一旦战争爆发,这种石油的供应。必然瞬间停止。

        而沙特就成为北约方面最重要的石油输出国家,一旦沙特也靠近了索马里,那北约在未来全面战争的能源供给上,极有可能出现不足的局面。

        虽然现在还没有人可以估计这场看似即将爆发的战争,会打到什么样的程度,但只要是中东一线和非洲一线的战争同时开始。

        以中等全面战争强度、投入一半的装甲兵力、空军、海军来进行计算,每天需要消耗的燃油将会超过两千万桶。

        如果是高等强度的全面战争。每天需要消耗的燃油绝对会超过四千万桶。

        要知道燃油和原油可不一样,原油提取之后才可以成为武器装备的燃油。一千万桶原油能够提取出来的燃油只有一部分,所以一旦每天消耗的燃油超过两千万桶,对北约来说就已经是沉重的消耗压力。

        要是高强度的作战需求,北约就必须大量动用库存的燃油。当然。索马里也是如此,只是有了中东国家的存在,面对的困难,自然比北约小得多,不过只要有沙特的加入,那就一点困难都没有。

        再加上北约少了沙特的石油供应,带来的效果就不是简单的加减而已。

        所以沙特的态度也就变得很关键,几乎就在李岚的前脚刚刚离开,希拉里的专机就来到了沙特。

        没有人是傻子。希拉里自然希望沙特可以站在北约这边,而李岚和沙特国王的会谈,并没有第三人知道。希拉里此行的结果会如何,李岚也没有心情去关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