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进步,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产值和就业人员的比例不断发生变化。其变化趋势是:起初是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第三产业的比重也不断上升。随后包括第一、第二产业的物质生产部门的比重都不同程度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持续上升。这种变化趋势在发达国家比较突出。

        到目前为止,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口的比重一般都在50%以上,成为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产业。而在发展中国家除新型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以外。总的说来其产业结构层次都相对落后,转变的进程也不快。但从变化趋势看,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基本上是一致的。

        第一产业为第二三产业奠定基础。第一二产业为第三产业创造条件。第三产业发展促进第一二产业的进步。第二三产业对第一产业有带动作用。

        而现在,索马里就处在三个产业全部从零开始,并且三个产业都是齐头并进,处于共同进步发展的阶段。

        在有基地车之后。原本第二、第三产业高于第一产业,发展的势头和速度都远超第一产业,但是随着索马里占领埃塞俄比亚以来,这种情况从现在开始有了转变,所以索马里政府部门马上修改了三大产业之间的发展平衡。

        因为埃塞俄比亚是非洲第一大牲畜饲养国家,世界第五。拥有非洲第二大的种植面积,而在索马里全国统一之后,原本也只有上千万头牲畜,由于战争带来的掠夺性,牲畜的数量直接飙升到上亿的数量,一口气增加的十来倍,土地种植面积。因为天气控制仪连续三年带来的丰富降水,全国雨水丰润,所有的荒漠土地在规划下,开始焕发生机,全国可种植面积在机械化的开发下,每天都有很大的增长。

        所以,只是很短的时间,第一产业就开始追平了因为基地带来的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并且又因为李岚很多政策都倾向于发展自然产业,所以整份计划都进行了细节上的调整。

        按照现在的这份计划。在未来的三年内,索马里的第一产业比重将会达到20%,非洲盛产的咖啡、香料、水果、山羊、骆驼等外贸出口产品,就会成为重要的出口产品,将会占领全国总经济收入的20%以上。消耗全国25%的劳动力。

        而第三产业的总比例会达到40%以上。消耗全国35%的劳动力,获得的经济收入会达到总经济收入的45%。余下的份额才是第二产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