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神话版三国 >
        汉朝规定,十五岁到五十六岁,一人一年算赋120钱,七岁到十四岁一人一年20钱,这是汉朝最大规模的税费,靠这个在人口达到五千万的时候,能收到三四十亿的税费。

        算是非常重要的税费,可陈曦只要能持续不断的给百姓创造工作岗位,按照汉朝郡里打工的标准,一个月九百钱的收入,百姓能给陈曦创造出来差不多两千到三千的真实收益。

        就这还是往少了算,如果是搞水利,道路,桥梁建筑这些,带动的效益,以及持续性收入更是多的不可计数。

        这也是为什么陈曦对于口钱、算赋非常不敏感,甚至收取都不怎么积极的原因,给百姓安排岗位,收割无形劳动力富余不比这种影响百姓心情的方式好的多吗?

        算赋一个人才能收割120钱,可一个非常努力工作的百姓,一年自己拿到10800钱的同时,哪怕按照极低效收益的一比一计算,厂子也应该能收割到同样规模的钱款,这不是双赢是什么?

        努力工作,创造和谐未来,多好的,何必为算赋劳心劳肺,还容易被百姓骂苛政。

        不过陈曦无奈的地方就在于,就目前的社会而言,陈曦是没办法给几千万人提供工作机会的,实际上工作机会这个玩意儿,在二十世纪之前一直属于被少数人垄断,想要劳动的人被来回剥削的状态。

        故而陈曦对于凉州人抗税表示理解,反正也就一百二十钱的算赋,不要就是了,你们想要打仗是吧,行,给你们准备好武器装备,只要合格,西边有人接收,于是一群凉州欢天喜地的走了。

        毕竟这个时代士卒的地位还没有跌落到后面那种丘八的程度,虽说已经远不如春秋时代“赳赳武夫,公侯干城”的地位,甚至从世家大族的嘴里面已经听到泥腿子这种话,但是军功爵制度一日不废除,哪怕袁杨这等门阀也只能鄙视其中的个体,而无法鄙视这个团体。

        然后陈曦就将算赋给士卒全免了,反正每年发的东西,按照市面上的价值,光年底发点心和干货的价格都比算赋高了,还是收啥?就当福利算了,再加上凉州百姓目前基本不种田,就算是种也是在国营的大农场种一些奇怪的经济作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